新冠肺炎疫情与中国道路
疫情初期:中国应对措施与数据表现
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并迅速蔓延,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,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,截至2020年1月23日武汉"封城"时,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71例,其中重症95例,死亡17例,到2020年2月12日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804例,累计死亡病例1367例。
湖北省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,2020年2月12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14840例(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),创下疫情期间单日新增最高纪录,武汉市在疫情高峰期的2020年2月,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万例,占全国总数的近70%。
疫情防控关键阶段的数据变化
随着"封城"、方舱医院建设、全民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的严格执行,中国疫情数据开始出现明显好转,2020年3月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从2月的每日数千例下降至每日百例左右,3月18日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数(8例),其中武汉新增1例。
截至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时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865例,累计死亡病例3335例,湖北省累计确诊病例67803例,占全国总数的82.8%;武汉市累计确诊病例50333例,占湖北省的74.2%。
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数据特征
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,中国采取了"动态清零"策略,2021年全年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243例,仅为2020年的18.6%;死亡病例2例,较2020年大幅下降,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局部暴发、快速处置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大多控制在两位数以内。
以2021年7月的南京禄口机场疫情为例:7月20日至8月12日,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5例;江苏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88例,通过快速流调溯源和区域核酸检测,疫情在约3周内得到控制。
2022年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期的数据特点
2022年,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了中国多轮疫情,以上海疫情为例: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,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000余例,无症状感染者超过54万例,疫情高峰期的4月13日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2573例,无症状感染者25146例。
北京2022年11月的疫情数据显示:11月21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4例,无症状感染者1164例;11月22日新增388例确诊病例和1098例无症状感染者,通过分区管控和核酸检测,疫情在约一个月内得到控制。
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数据变化
2022年12月7日,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,随后全国疫情数据出现显著变化:12月22日,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达到高峰286.7万人次,是12月7日的4.2倍,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在12月23日达到峰值152.6万人次,重症患者数量在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2.8万人。
以北京市为例:2022年12月11日至2023年1月10日,全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655例,平均年龄80.3岁,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相关重症患者11872人,占同期住院患者的6.3%。
疫苗接种与疫情防控成效数据
截至2023年1月,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.8亿剂次,全程接种率超过90%,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口的91.0%,完成全程接种的占89.6%。
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重症和死亡风险,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的数据显示:未接种疫苗者的病死率为2.27%,完成基础免疫者的病死率为0.59%,接种加强针者的病死率为0.16%,6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的病死率是接种三针疫苗人群的12.5倍。
中国疫情防控的经济社会成本数据
疫情防控期间,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,2020年,全国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资金支出超过4000亿元;2021年,中央财政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300亿元;2022年,中央财政下达疫情防控补助资金300亿元。
在核酸检测方面,截至2022年5月,全国已完成核酸检测超过115亿人次,仅2022年4月,全国就完成核酸检测约60亿人次,平均每天检测约2亿人次。
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中国疫情防控数据
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,中国的疫情防控成效显著,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,截至2022年12月,美国每百万人口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为3329例,英国为3167例,而中国为4例(按官方数据计算)。
在疫情高峰期,美国2021年1月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30万例,单日死亡病例最高达4400例;而中国即使在2022年奥密克戎流行期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也未超过3万例,单日死亡病例最高未超过200例。
中国疫情防控的经验总结
从数据来看,中国疫情防控呈现以下特点:
-
早期严格防控有效延缓了疫情扩散,武汉"封城"措施使中国其他地区的疫情暴发时间平均推迟2.91天,使国际疫情暴发时间平均推迟2.68天。
-
"动态清零"策略显著降低了感染和死亡人数,2020-2022年,中国新冠肺炎累计发病率(61.8/10万)和死亡率(0.4/10万)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。
-
分级诊疗体系在疫情高峰期发挥了重要作用,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,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接诊发热患者1.2亿人次,占同期发热门诊总量的约80%。
-
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,在武汉疫情期间,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病例占比达到91.5%,湖北省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0%。
中国道路的疫情防控启示
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各国治理体系的一次大考,从数据上看,中国的防控策略有效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根据测算,中国的防控措施避免了约200万人死亡,使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持在极低水平。
中国疫情防控实践表明,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理念,发挥制度优势,动员全社会力量,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有效路径,这一中国道路不仅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,也为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