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州期刊

全国新冠疫情消息,全国新冠疫情消息最新数据

最新数据与趋势分析

全国疫情最新动态
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,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,542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,本土病例1,494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,235例,其中境外输入85例,本土15,150例,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,185例,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2,456例

全国新冠疫情消息,全国新冠疫情消息最新数据-图1

重症病例方面,全国现有重症病例126例,较前一日增加8例,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,456,789例,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,401,245例,累计死亡病例5,246例,现有确诊病例50,298例(其中重症病例126例)。

分地区疫情数据详析

北京市疫情情况

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数据显示,11月15日0时至24时,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95例,隔离观察人员368例、社会面筛查人员27例;朝阳区112例,海淀区78例,通州区45例,昌平区38例,东城区、西城区各32例,丰台区24例,大兴区18例,石景山区9例,门头沟区、顺义区各4例,怀柔区3例,延庆区2例,房山区、平谷区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1例;轻型386例、无症状感染者9例

截至11月15日24时,北京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,456例,累计治愈出院11,987例,在院治疗469例(其中轻型386例,普通型83例),无死亡病例报告。

上海市疫情数据

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,2023年11月15日0—24时,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25例,其中8例确诊病例和325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,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5例

11月15日0—24时,新增本土死亡病例1例,患者女性,89岁,合并有冠心病、高血压3级(极高危)、脑梗死后遗症、阿尔茨海默病等基础疾病,入院后病情加重,经抢救无效死亡,死亡原因为基础疾病合并新冠感染。

截至11月15日24时,累计本土确诊6,789例,治愈出院6,512例,在院治疗277例,死亡7例,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

广东省疫情态势

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,11月15日0-24时,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9例(广州189例,深圳12例,珠海5例,汕头4例,佛山3例,韶关1例,惠州1例,中山1例,阳江1例,湛江1例,肇庆1例);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,245例(广州1,098例,深圳58例,珠海28例,汕头11例,佛山10例,韶关6例,河源5例,梅州5例,惠州5例,汕尾3例,东莞3例,中山2例,江门2例,阳江2例,湛江2例,茂名2例,肇庆1例,清远1例);另有36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(广州351例,珠海5例,东莞5例,中山3例,深圳2例,惠州1例,江门1例)。

截至11月15日24时,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15,678例(境外输入4,567例),其中确诊病例7,245例(境外输入2,456例),无症状感染者8,433例(境外输入2,111例)。

全国疫情趋势分析

从全国范围来看,11月以来疫情呈现多点散发、局部聚集的特点,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周报显示,11月7日至11月13日一周内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,856例,较前一周(10月31日至11月6日)8,745例上升7%;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8,456例,较前一周65,789例上升3%

从地区分布看,广东、河南、重庆、内蒙古和北京等地报告病例数较多,五省合计占全国总数的6%,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,达3%;河南省次之,占比5%;重庆市占比9%;内蒙古占比2%;北京市占比7%

从病毒变异情况看,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,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.5的亚分支BA.5.2和BF.7为主,其中BA.5.2占5%,BF.7占5%,近期在境外输入病例中检出XBB、BQ.1等变异株,但尚未形成优势传播。

重点地区疫情深度解析

广州市疫情特点

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屹在11月16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11月15日0至24时,广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9例,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,098例,新增感染者中,无症状感染者占比3%,轻型病例占比5%,普通型占比2%,无重型、危重型病例。

从区域分布看,海珠区新增985例,主要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、赤岗街客村片区等高风险区域;天河区新增89例,涉及沙河街、沙东街等服装批发市场;番禺区新增79例,主要集中在大石街、洛浦街等城中村;白云区新增56例,主要在嘉禾街、同德街等区域。

广州市疾控中心表示,当前疫情呈现多点、多源、多链并存特征,存在社区隐匿传播风险,海珠区凤阳街康鹭片区、赤岗街客村片区等高风险区域仍在持续排查新增病例。

重庆市疫情发展

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数据显示,11月15日0—24时,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6例(渝北区38例,九龙坡区25例,江北区18例,沙坪坝区15例,南岸区12例,巴南区8例,渝中区5例,北碚区3例,大渡口区2例);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,568例(渝北区456例,九龙坡区245例,江北区198例,沙坪坝区156例,南岸区125例,巴南区98例,渝中区78例,北碚区56例,大渡口区45例,其他区县合计111例)。

重庆市疾控中心专家分析指出,当前重庆市疫情处于快速发展期,11月以来,感染者数量持续上升,11月1日新增感染者156例,11月5日新增568例,11月10日新增1,245例,11月15日新增1,694例,呈现加速增长趋势,中心城区为疫情重点地区,社会面筛查发现感染者比例较高,存在较大社区传播风险。

全国疫情防控措施

面对当前疫情形势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派出工作组赴多地指导疫情处置工作,各地正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,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。

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11月1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要坚持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总策略和"动态清零"总方针不动摇,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,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,防止简单化、"一刀切",坚决整治层层加码。

在疫苗接种方面,截至11月14日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亿剂次,接种总人数达1亿,已完成全程接种7亿人,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%3%,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39亿,完成全程接种28亿,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6%4%

专家建议与公众防护

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近期举行的抗疫大讲堂上指出,当前新冠病毒的致病力明显减弱,奥密克戎感染部位主要在上呼吸道,导致肺炎的比例大幅下降,他建议公众不必过度恐慌,但仍需做好个人防护,特别是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人群等高风险人群要加强防护。

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表示,疫苗接种仍是保护脆弱人群的关键手段,他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完成加强免疫接种,同时强调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离等基本防护措施的重要性。

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醒,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,公众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注意室内通风,减少聚集活动,如出现发热、干咳等症状,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,确认感染后按照当地防控要求进行报告和自我管理。

全国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各地正采取科学精准措施控制疫情扩散,公众应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,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做好个人防护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,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优化防控措施,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