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州期刊

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,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如何应对

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

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

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,已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最新统计,截至2023年5月,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7.6亿例,死亡病例超过690万例,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,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8日期间,全国累计报告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,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,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。

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,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如何应对-图1

以北京市为例,在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近万例,北京市卫健委数据显示,2022年12月11日0时至24时,北京市新增92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308例无症状感染者;12月12日0时至24时,新增78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877例无症状感染者;12月13日0时至24时,新增476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053例无症状感染者,这一波疫情高峰导致大量企业员工感染,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。

疫情对企业运营的具体影响数据

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《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调查报告》显示:

  1. 营收下降:约85.01%的企业表示受到疫情影响,其中29.58%的企业反映影响严重,导致企业经营处于停顿状态,从收入看,55.62%的企业收入下降20%以上,其中近三成企业收入下降50%以上。

  2. 成本压力:调查显示,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包括员工工资(62.78%)、租金(13.68%)、偿还贷款(13.98%)等,约86.22%的企业账上资金无法支撑3个月以上,其中33.73%的企业资金支撑不足1个月。

  3. 用工困难:在疫情高峰期,约68.5%的企业反映员工到岗率不足50%,以制造业为例,2022年12月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为44.8%,比上月下降2.6个百分点,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持续下降。

  4. 供应链中断:约43.37%的企业反映供应链中断问题,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(GSCPI)在疫情期间最高达到4.3(2021年12月),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.0,表明全球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。

行业差异与地区差异

不同行业受疫情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:

  1. 餐饮旅游业:2022年餐饮收入43941亿元,同比下降6.3%;国内旅游总人次25.30亿,同比下降22.1%,以北京市为例,2022年12月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约45%,部分餐饮企业客流量下降超过70%。

  2. 零售业: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,同比下降0.2%,其中12月份同比下降1.8%,线上零售表现相对较好,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.2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7.2%。

  3. 制造业: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6%,但12月份仅增长1.3%,汽车制造业12月同比下降5.9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.1%。

地区差异也十分明显,以上海市为例,在2022年4-5月疫情期间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月同比下降61.5%,5月同比下降27.6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月同比下降48.3%,5月同比下降36.5%,而在同期,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月同比下降1.7%,5月同比增长4.9%,显示出不同地区防控措施对企业影响的差异。

企业应对策略与政府支持措施

面对疫情冲击,企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:

企业自救措施

  1. 数字化转型:约37.5%的企业加速了数字化进程,2022年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.2万亿元,占GDP比重41.5%,同比增长10.3%。

  2. 灵活用工:约28.6%的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方式,2022年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约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约25%。

  3. 成本控制:约63.2%的企业采取了降薪、裁员等措施,2022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.6%,高于2021年的5.1%。

政府支持政策

  1. 税费减免:2022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.2万亿元,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.4万亿元。

  2. 金融支持:2022年末,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.8万亿元,同比增长23.8%;全年新增普惠小微贷款4.1万亿元。

  3. 稳岗补贴:2022年全国共向787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97亿元,惠及职工2亿人。

疫情后企业的恢复与发展

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,企业生产经营正在逐步恢复:

  1. 经济指标回升:2023年1-2月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4%,比2022年12月加快1.1个百分点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.5%,2022年12月为下降1.8%。

  2. 企业信心恢复:2023年2月制造业PMI为52.6%,比上月上升2.5个百分点;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.3%,比上月上升1.9个百分点。

  3. 就业市场回暖:2023年1-2月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,同比增加12万人;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6%,比上月上升0.1个百分点,但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。

结论与建议

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造成了全方位冲击,但也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,未来企业应:

  1.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,提高抗风险韧性
  2. 持续推进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
  3. 优化供应链布局,提高供应链弹性
  4. 关注员工健康管理,建立灵活用工机制
  5. 把握政策机遇,用好各类支持措施

疫情终将过去,那些能够积极应对挑战、主动转型升级的企业,必将在后疫情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